首页正文

监理工作交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和流程

作者:张若峤 人气:

一、监理工作交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和流程

监理工作交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和流程:

内容:1. 工程概况

- 介绍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

2. 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

- 明确监理工作的范围,涵盖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协调工作等。

- 阐述监理工作的目标,如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控制目标等。

3. 监理依据

- 列出监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同文件等。

4. 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 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 明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的职责和权限。

5.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 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文件。

- 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

6.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程序。

- 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旁站监理要求。

- 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程序和标准。

7. 施工进度控制

- 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和批准程序。

- 进度偏差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8. 投资控制

- 工程计量和支付的程序和方法。

- 工程变更的审批程序和费用处理原则。

9. 安全管理

-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查要求。

- 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程序。

10. 合同管理

- 工程变更、索赔的处理程序。

-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11. 信息管理

- 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

- 施工单位提交各类报表的格式和时间要求。

12. 协调工作

- 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13. 监理工作制度

- 如会议制度、监理月报制度、旁站监理制度等。

流程:1. 准备交底资料

- 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编写监理工作交底文件。

2. 确定交底时间和地点

- 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交底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3. 召开交底会议

- 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交底会议,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 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详细介绍交底内容。

4. 答疑解惑

- 参会人员对交底内容提出疑问,监理工程师进行解答和说明。

5. 形成交底记录

- 对交底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参会人员的签到、交底内容的要点、提出的问题及解答等。

- 交底记录由各方签字确认,作为监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存档。

6. 后续跟进

- 监理工程师在后续工作中,对施工单位执行交底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监理工作交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和流程图

监理工作交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和可能的流程图:

一、内容1. 工程概况

- 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等基本信息。

-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

2. 监理工作依据

-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 工程建设合同、监理合同。

3. 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

- 明确监理工作涵盖的施工阶段和工作内容。

- 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的控制目标。

4. 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 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

- 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 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查。

- 施工测量放线成果的复核。

6. 工程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要点和验收程序。

- 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检验和见证取样。

- 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7. 工程进度控制

- 进度计划的审查和调整。

- 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8. 工程造价控制

- 工程计量和支付的程序和方法。

- 工程变更的管理。

9.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 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审查。

- 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10. 合同管理

- 工程变更、索赔的处理。

- 合同履行的监督。

11. 信息管理

- 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

12. 组织协调

- 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13. 监理工作制度

- 如工地例会制度、监理月报制度、旁站监理制度等。

14. 对施工单位的要求

- 施工单位的配合事项。

- 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要求。

二、流程图(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监理工作流程示例:

1. 施工准备阶段

- 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文件

- 监理审查文件

- 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 监理复核测量成果

2.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

- 施工单位提交报审表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 监理进行检验和见证取样

- 合格材料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退场

3. 隐蔽工程验收

-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提交隐蔽工程报验单

- 监理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 验收合格签字确认,进入下一道工序

4. 分项、分部工程验收

- 施工单位提交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 监理组织验收

- 验收合格签字确认

5. 工程进度控制

- 施工单位提交进度计划

- 监理审查进度计划

- 施工单位按计划施工

- 监理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分析偏差原因

- 采取措施调整进度

6. 工程计量与支付

- 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计量申请

- 监理进行计量审核

- 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

7. 工程变更

- 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 监理审查变更申请

-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审批

- 监理监督变更实施

8. 竣工验收

- 施工单位完成工程自验,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 监理组织预验收

- 存在问题整改 - 正式竣工验收

以上内容和流程图仅供参考,具体的监理工作交底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调整。

三、监理工作交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和流程呢

监理工作交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和流程:

内容: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

2. 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明确监理的工作范围,如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以及监理工作要达到的目标。

3. 监理工作依据:列举开展监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

4. 监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织架构,明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包括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施工测量放线成果的复核等。

6. 工程质量控制:阐述质量控制的要点、程序和方法,如原材料构配件的检验、施工工序的检查验收、质量缺陷的处理等。

7. 工程进度控制:说明进度控制的目标、计划编制与审查、进度的监测与调整等。

8. 工程造价控制:讲解造价控制的原则、工程款支付的审核程序、工程变更的管理等。

9.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文明施工措施以及监理的监督职责。

10. 合同管理:介绍合同履行的监督、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处理等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

11. 信息管理与资料管理:明确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要求,以及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渠道。

12. 协调工作:说明监理在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关系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13. 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例会制度、旁站监理制度、见证取样制度等。

流程:

1. 准备工作:监理单位在交底前,应充分熟悉工程相关资料,制定交底提纲。

2. 通知相关方:提前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交底会议,并告知交底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3. 召开交底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向与会各方详细介绍监理工作交底的内容。

4. 答疑解惑:参会各方就交底内容提出疑问和意见,监理人员进行解答和沟通。

5. 形成记录:对交底会议的内容进行记录,包括参会人员的签到、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等。

6. 签字确认:交底完成后,各方代表在交底记录上签字,以示对交底内容的认可和接受。

7. 存档备案:将交底记录整理归档,作为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监理工作交底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可能会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补充。

四、监理交底记录资料有哪些规定

以下是关于监理交底记录资料的一些常见规定:

1. 格式规范:

- 应有统一的格式,包括表头、页边距、字体、字号等,以保证记录的整齐和清晰。

- 通常包含工程名称、交底日期、交底地点、交底内容等基本信息。

2. 内容完整:

-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等。

- 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明确监理的职责范围和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的控制目标。

- 监理工作依据: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合同文件等。

- 监理工作程序:如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工程材料构配件报验、隐蔽工程验收、工程变更处理等流程。

- 质量控制要点: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说明。

- 进度控制要点:总进度计划的审查、月周进度计划的跟踪与调整等。

- 投资控制要点:工程款支付的程序和要求、工程变更的费用核算等。

-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安全生产的措施、文明施工的标准等。

- 信息管理与沟通协调:文件资料的收发、会议制度、各方沟通协调的方式等。

3. 语言准确清晰:

- 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用语,表达准确,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 语句通顺,逻辑严谨。

4. 签字盖章:

- 交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监理人员进行,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 接受交底的施工单位相关人员也应签字确认,以表明对交底内容的知晓和接受。

- 记录应加盖监理单位公章。

5. 存档管理:

- 监理交底记录应作为监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妥善保存。

-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分类进行归档,便于查询和追溯。

6. 时间要求:

- 应在工程开工前或相关工作开始前及时进行监理交底,并形成记录。

7. 修订更新:

- 当工程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相关法规标准更新时,应及时对监理交底记录进行修订和补充,并重新交底。

不同地区和项目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监理交底记录资料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具体应以当地的规定和项目合同要求为准。